弹性预算
弹性预算要编制要点:
1. 确定成本性态:在编制弹性预算前,需要明确成本的性质,即成本是固定成本、变动成本还是混合成本
2. 建立成本模型:根据成本性态,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。
对于变动成本,可以使用 C = V imes Q ,其中 C 代表总变动成本,V 代表单位变动成本,Q 代表业务量。
对于固定成本,可以使用C = F times Q ),其中 F代表固定成本总额。
对于混合成本,可以使用C = F V imes Q )。
3. 预测业务量:根据市场调研和历史数据,结合企业的销售计划、生产计划等多方面信息,预测预算期内的业务量。
4. 编制预算:详细列出各项成本的具体金额,将预测的业务量代入成本模型,计算出不同业务量下的预算成本,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控制。
5. 调整和优化:在编制完成后,需要对预算进行审查和调整,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。同时,还需要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,如市场波动、政策调整等,对预算进行适时的优化。
弹性预算的应用与成本控制:
1. 制造业
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生产成本,通过分析不同生产量下的成本结构,企业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变化。
例如,当生产量增加时,原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会相应增加,而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和管理费用则保持不变。
通过编制弹性预算,企业可以更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,优化资源配置,提高生产效率。
可以通过将生产成本与实际产量挂钩,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。例如,通过设定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,企业可以根据实际产量调整总成本预算,从而更准确地控制生产成本,提高成本效益。
2. 服务业
可以有效应对客户需求的波动,例如,酒店和餐饮业的客流量在不同季节和节假日会有显著变化。通过编制弹性预算,企业可以根据实际客流量调整运营成本,如人员配置、原材料采购等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源浪费,还能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。
用于人力资源管理、营销费用控制等方面。例如,一家酒店可以根据入住率的变化调整员工排班和营销活动预算,确保在不同业务量下都能保持高效运营和成本控制。
3. 零售业
可以用于优化库存管理,通过分析历史销售数据,企业可以预测不同时间段的销售量,并据此调整库存水平。
例如,在节假日和促销季节,企业可以增加库存以满足需求高峰;而在销售淡季,则可以减少库存,降低仓储成本。
通过编制弹性预算,企业可以更精准地控制库存,避免过度库存或库存不足的问题,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。
上一条:增量预算
下一条: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